在傻咕哩漸漸接近2歲的當下,我們也開始再次準備自己。雖然教養臭小咪算是一個正面的經驗,但很多「細節」我們已經有點掉漆,畢竟這兩個差了快3歲,而且天性不太相同。

 

就在我們把書本們翻出來溫習的同時,深覺有必要把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這樣的想法其實醞釀了一陣子,但總覺得應該沒人會看,搞不好還被人竊笑不知天高地厚......但終究是在教育、諮商界混了這麼多年,書也看了幾十本,總要回饋一下啊~。沒人要看,就當自己的教養記錄吧!


2歲被美國人稱為Terrible Two,不難想像這時的孩子並不好搞;而就像青春期一樣,愈不好搞的時期就愈重要,愈需要做功課跟準備。

 

目前我覺得最「實用」的書是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很訝異的,似乎沒有中文版(不過好像有video)?!這本書我覺得具有下列特點:理論寫得簡單,實用技巧的步驟清楚、沒有濫情枯腰的噁心文字(純粹個人偏見,我實在很受不了那種寶貝來寶貝去的)。如果有人舉手,我會在寒假把這本書作一個完整的簡介+個人心得,提供「真正專業客觀」的論點(我是認真的喔,有人舉手才寫唷)。

 

這裡先分享一下個人「精簡」心得:

 

======

 

開始走路與語言發展代表了孩子開始更多主動嘗試與外界溝通,這時toddler開始「有意見」,也就是try to exercise their autonomy。原本一個日常發生、簡單再不過的命令,孩子們開始抗拒,甚至大聲哭鬧。

 

2歲左右的兒童也開始想要學習、但又做不到許多事情。比如傻咕看到姊姊在畫畫,就有模有樣的拿起畫筆……怎麼打不開試了幾次後仍舊不成即開始發怒。等到熟練開筆蓋後,再來是關回去然後是畫在紙上而不是牆上……他們的生活充滿驚奇與挑戰,但同時也到處碰壁、挫折不已。

 

父母很難預測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他們何時會沮喪,也不理解「這是有什麼好哭的」。因此,生活壓力隨之增大,每天皆如臨大敵。個人覺得,之所以TERRIBLE,應該是parents feel terrible,而不是kids are terrible

 

但,愈有挑戰性,就是發展愈重要的階段。

 

======

 

如果你認為「做人的道理」與「人際關係」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事業」,那這個階段即非常重要。人的性格除了天生的氣質外,當然有很一大部分是後天的環境影響。然而,有三個階段雖不長,但卻會深刻的影響孩子們與人互動的「最基本原則」。

 

第一個階段是2歲前,決定孩子是否能、多大程度相信人、依賴人,關鍵字是attachment2歲左右則是下一步:如何跟人相處,關鍵字是autonomy;第三個則是青春期。

 

第三就不講了,第一階段通常若家裡人手足夠,孩子不常生病,照顧者本身身心健康,問題也不大。第二階段則通常是許多家庭悲劇的起點,而Terrible Two則是這個階段的開始(約到5歲)。

 

======

 

當孩子開始練習「自主權」的同時,照顧者的自主權自然會受到很大的挑戰。因為這時孩子們在學習誰是老大?行為的界線是什麼?我能做/不能做什麼?做對了會怎樣?做錯了會被打趴嗎?我可以凹大人們?我可以為所欲為?搞到什麼程度我該停止,免得把拔過來關心?

 

這短短幾年,可以決定很多重要到我們作夢都不敢夢的事情。而且,若照顧者不願意、或無法在這個時期下功夫、解決問題,肖想10年後要跟青春期孩子和平的相處,很難讓人樂觀。

 

以下幾個與toddler相處/教養的原則,大家也許可以參考:

 

1. 準備:

 

我們都知道對於重要的產品或企畫案,一定會有審慎的計畫、如何執行、誰執行、如何評量等等,教養孩子這種如此重要之事,自然也是如此。

 

除了「瞭解並接受孩子的不穩定性」外,壞媽跟我一致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基本上只要有可能,我們會討論「什麼情況下,孩子會有什麼反應?我們該怎麼做?誰做?我們該怎麼準備自己?」比如說,去餐廳吃飯常讓很多父母心力交瘁,我們的方法是:

 

第一,  出發一個到半個小時前就會先告訴他們「等一下要出門」及「去哪」。這有用嗎?有。陳臭咪從3歲開始,如果我們忘了事先告訴她而就要出門,她有時會怒道「把拔,你沒有先跟我講,我還在畫畫!」而如果我們有先說,即使她畫畫到一半,也會乖乖的起身換衣。

 

第二,  一定要帶玩具或DVD player和點心,上菜太慢、結帳太慢、有人吃太快等等情況,這三樣東西很重要。

 

第三,  多吃算撿到:照顧者要有「多吃一口算撿到」的心理準備!如果孩子一直很煩躁,也許是空調太差、噪音惱人,這時,就該是爸爸們放下筷子,帶孩子出去走走的時候了!

 

第四,  最後一招。這一招,要確定小孩子會怕,而照顧者一定要做到!我們家的大絕招是「跟把拔去車子裡!」我會把小咪抱到車子裡,綁好在安全座椅,我坐在駕駛座,讓她哭。除了第一次哭約10分鐘外,之後大概2分鐘就停了。然後我會強調「因為她某個『特定行為』,所以必須要來這裡冷靜」,如果她準備好要回去餐廳,我們就可以走,不然就在車子裡休息。

 

當然,這一招不是在說孩子在餐廳不乖,就是一種「壞行為」,而是在告訴他們:「你剛剛表達的方法不被允許,請冷靜,換個方法。」這招用沒超過5次,而且已經一年多沒用過了。

 

第五,  演練、討論、互相提醒。壞媽跟我晚上的對話常常就是「檢討」今天的策略跟執行果效,然後確定下一次再發生時要怎麼做。我們必須確定我們對於今天發生的事的解讀跟應對是口徑一致的。最重要的,是在事發當時,另一個人能做什麼?千萬不能有看好戲的心態,或是老是覺得對方做得不對,隨即插手去做。若有這兩種情況,甚至常因教養孩子而導致夫妻失和,那你們要擔心的是夫妻關係,而非親子關係。

 

吃個飯這種小事,有必要這樣搞嗎?

 

有。重點不是吃飯時會被隔壁桌的人青,而是「每一次的小事」,會漸漸累積、進而決定照顧者往後「遇到類似狀況的反應」;最後,就變成「照顧者對小孩行為的解讀」。做好準備,確實執行,檢討再來。當這樣的循環成為習慣後,照顧者很難會去說「這個孩子就是這樣啦!每次只要在外面吃飯就是心不在焉、吵吵鬧鬧!」而是「嗯,下次還是去吃有提供方便小孩子自己拿的食物的餐廳,然後在餵老二時應該先讓老大玩一下I-Pad。」前者表示照顧者是用「自己的需要及角度」來對待小孩,後者則是較為「孩本」。

 

你喜歡哪一個?

 

許多人在工作時虎虎生風、調理分明、EQ滿分,回家後對小孩的教養卻是用原始人的方法:看心情、憑感覺、掉頭不理、甚至狗幹一頓。不是知識技能的問題,而是對「活跳跳生物的心態問題」。那是一種人際關係,我們的任務不是只有餵飽他們,讓他們有書唸,而是也要讓他們覺得被愛、被尊重、被瞭解、被需要、被欣賞,這比追求心儀的對象更難,不是嗎?何以我們會不更下功夫呢?

 

「準備」要能有效,就看下一步「一致」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inu1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