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台灣時,我帶陳小妹去老木那住了2晚。小妹妹很開心,因為在嬤嬤那都是吃香喝辣,想什麼有什麼。而讓她稍微比較擔心的,是那隻已經垂垂老矣的吉娃娃:Lucky。小妹妹一開始還對他有點戒心,但一旦發現原來老拉奇不是不動、而是真的動不了時,Lucky就算叫也沒有人救得了他了

 

陳小咪會很興奮的把他抱來抱去,當然,小妹妹自然是不會像大人一樣讓小老狗覺得與人類依偎是一大樂事地抱著他,而是雙手一抓就很得意的到處炫耀。不過以俗仔咪的程度而言,也的確是可以「展」一下。

 

這隻可憐的四肢僵硬、兩眼因白內障而蒼白的末日小老狗,也只能任命的讓小小主人開心的當計程車司機,在屋子裡晃來晃去。

 

小咪與Lucky,看他們混在一起,很神奇的fu。他們代表了我不同階段的人生,現在卻連在一塊。雖然只有兩個晚上,而再也不能見面的他們,

 

其實是一家人。

 

======

 

許多人喜歡在文章的開頭來一句「人類是群居動物」。這句話沒有錯,但那是在生理基因構造上;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雖然需要他人提供物質、生存上的需要,但是在情感上他們並不需要另一個人類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也不想為別人做些什麼。

 

因此,更精確地說,我們也許不是群居動物,但我們是一群「情感必須有依附對象」的創造物。因此,我們可以情感依附在上帝、父母、情人、兒女(現在愈來愈多人是孫兒女)、朋友、寵物、甚至物品(這就是為什麼有Hoarding這心理問題囉)。有人完全依附在一個對象,有人則均勻平衡地依靠不同的人,分散許多風險。

 

這樣就不難理解,現代社會對「家人」的意義不斷擴大。性別、年齡、有沒有生命都不是重點,甚至透過一章照片、一本書,只要情感上能(彼此)依附,我們就是一家人。

 

======

 

來美國被台灣人問到哪來時,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台北。如果對方追問「台北哪裡」,那就很難答了。我當然是個南港人,但老北老木已經不住那了,說自己從南港來好像又有點不對勁。每當在想這問題的答案時,就會順便懷念一下「家」的樣子、感覺。

 

最清晰的畫面,是從房間門口望進去,我坐在那,可能是看書、也許是寫文章。三隻狗隨著階級順序:霹靂貓在我坐椅子邊,Lucky在更遠的床邊,呆呆則負責看門。

 

那畫面,就是我台灣的家。

 

陳小咪的提醒,以此文稍稍懷念逝去的狗家人們。

 

汪!


all_565x407

▲這張不知幾年前做的醜東西,竟然還沒刪掉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inu1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