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覺怎麼搞啊~~~~~WHY!!!???(小壞乾媽的口頭禪)
對於嬰兒睡覺的爭議點,主要有二,第一個就是上一篇題到的時間表—是隨他高興還是應該要有作息表;第二個則是「姿勢」,仰睡、趴睡、或側睡。
第一點上一篇說得差不多了,現在就來看看第二點。基於《百歲》這本書的特立獨行,作者當然是支持與主流仰睡相反的「趴睡」。仰睡之所以會是主流,主要是這20年來美國陸續發表許多研究認為趴睡與嬰兒粹死症有高度相關,不然,早期的美國人也都是趴睡的,頭才會這麼圓(很誇張,回台灣遇到一些老媽媽不知道小壞是在美國出生長大,但一看到她就說「這個是外國小孩呴~」…有那麼明顯嗎…)。
若是這樣,那為什麼還要趴睡呢?作者在書中有很清楚的解釋她的立場。在這裡我簡述兩個:第一,高度相關不等於因果關係:所以,醫生只能說「仰睡比較不會有事」,但不能說「仰睡就沒事」,也就是說「仰睡不能避免嬰兒粹死」。另外,醫生但現在還無法結論「嬰兒粹死正的源由」。第二,趴睡讓嬰兒比較有安全感:書中有詳細說明為什麼,但大家其實試想一下,為什麼睡覺想抱東西?因為「身體貼住東西」會讓動物(包括人)感到安全。
我們夫妻是覺得蠻有道理的(當然我們也有上網瞭解支持仰睡的論點),但這種生命大事,一開始我們還是比較俗仔,給小壞仰睡。結果,由於睡覺時奶嘴會一直掉,一掉她就哭;而我們也不想把奶嘴「固定」住,這樣好像她會更容易嗆到。於是,有一天我實在受不了,決定「作實驗」。
首先,召作者所說,鋪「4」調大毛巾在床上,以吸收趴睡時流出來的口水或吐出來的奶。然後,把小壞擺好。一開始她當然是哇哇哭,不過大概5分鐘就差不多停了。這時重點來了:趴睡可怕之處在於「嬰兒的頭會動」,但是「不會換邊」。這樣,如果她頭一動但是變成「直接面對床」,那就很有可能會「悶住不能呼吸」。於是,我就坐在旁邊看,只要她頭沒換好,就幫一下。大概到第二天晚上,她就會換邊,而從此小壞就是趴著睡了。
當然,訓練睡覺的過程沒有那麼容易,尤其到第二個月我們開始給她自己一個房間睡覺時,這又是另一個挑戰了。由於我們都不想「抱到睡」,訓練就變得很重要。《百歲》有介紹一個我覺得很不錯的方法,基本上我們也是照那樣做,大家可以去看看。
最後,談到睡覺,就不能不談到「哭」。有些父母無法忍受嬰兒哭,更不用說阿公阿嬤。育兒界的主流也是千萬「不要讓嬰兒哭太久」,因為會「造成心理創傷」,「嬰兒會覺得沒有人愛他們」。醫生也認為讓嬰兒哭太久不好,會造成「脫腸」(肚臍跑出來啊!)。但是,要「訓練小孩」就一定會遇到「哭」這個問題。同樣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三角形。第一,嬰兒哭是正常的,但是哭多久、多常哭每個嬰兒都不一樣,請瞭解你們的baby的天性;另外,哭的原因很多,一定要努力搞清楚是為什麼。第二,為什麼你們不能忍受嬰兒哭?是因為不忍心,還是因為覺得很吵,還是因為覺得是自己無能?如果是因為你自己的個人問題早成教養的錯誤,那很可惜囉。第三,多看多讀。我一點都不覺得讓小孩子哭會心理創傷,這方面的理論基本上都是「推想」,無法證明。但我也不建議讓嬰兒哭超過40分鐘,不用脫腸,我都先發瘋了。最好的方式是漸進,《百歲》中有很好的說明。還有人說不同的哭聲代表不同的需要,基本上算有道理,但不要太鐵齒。總之,「知識」是很重要的!
最後的最後,睡眠很重要!Baby跟你們的都很重要!
也許有一天小壞會覺得我是偉大的父親,但在這之前我只能努力當一個「快樂」的父親,才能教養出「快樂的小壞」。父母親是一定要為孩子改變、甚至犧牲一些事情,但我非常反對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基本上會老是把這句話掛在嘴巴上的人有問題,這樣的父母最後就會說「你知道我為了你犧牲XXXX嗎?吃了多少苦嗎?」除非你們有個特殊孩子,否則父母親一定要某種程度考慮到自己的需要,整個家庭才會快樂。訓練小孩絕不是殘忍或是推卸責任,而是讓大家都有一個可接受的生活品質。所以,不管是什麼姿勢什麼方法,總之努力讓大家都有覺可以睡吧!
留言列表